中级会员
贴子 1873
精华 2
积分 1000
信用 0
竞猜 0
魅力 46
威望 0
现金 5016 CZB
银行 13000 CZB
黄金 0
比特币 0
注册时间 2006-06-18
中级会员
贴子 1873
精华 2
积分 1000
信用 0
竞猜 0
魅力 46
威望 0
现金 5016 CZB
银行 13000 CZB
黄金 0
比特币 0
注册时间 2006-06-18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
宋
苏轼
杏花飞帘散馀春,明月入户寻幽人。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山城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注释】
[1]此诗记录了赏花对月、饮酒吹箫的难忘情景。
[2]苹:通“萍”,浮萍。此句形容月光皎洁,月下花影如同青萍沉浸于流水之中。
[3]香雪:飞落的杏花。
[4]褰衣:撩起、提起长袍衣。
[5]炯:光明。
[6]山城:指徐州。
[7]酒薄:酒味不浓。
【导读】
此诗为元丰二年在徐州作。《东坡志林》云:“仆在徐州,王子立、子敏皆馆于官舍。蜀人张师厚来过,二王方年少,吹洞箫,饮酒杏花下。予作此诗。”这首诗写得清幽超逸,颇有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之韵致。汪师韩《苏诗选评笺释》卷二谓此诗:“清幽超远,乃姜尧章所谓自然高妙者。”通观全篇,有四个特点:一是一反苏诗用事博的风格,全诗纯系直写,新颖别致。王十朋《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卷十引赵次公语:“此篇不使事,古所未有,殆涪翁所谓不食烟火食人之语也。”二是全诗紧扣题目,不断变换笔墨写月、写花、写酒、写人,既把四者糅为一体,又分散写来,于圆密整合之中见错落之致。三是写景细致入微,大有李白之风。尤其是“炯如流水涵青?”一句,比喻生动贴切,意境极其空灵明净。四是借景寓意、情景交融,于结尾处虚写花之凋谢,寄托着诗人的惜春之情、身世之感和及时行乐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