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飞烟灭
| ||
|
一摞摞煤饼、木制的板车和拉车者的光脊梁,这是昨日上海渐渐消逝的背影。 20多年前的上海早晨,常会被煤球炉呛人的烟雾催醒,倘若煤饼不够干燥,煤炉生火就慢,性急的上班族只能吃不上早饭。当时年轻人成家,小小煤炉必不可少,蜂窝煤也是重要储备物资,加上鸽子笼似的住房,映照着上海普通市民当年生活的逼仄和艰辛。 尽管上海周围没有一处煤矿,但长期以来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燃料的主角就是煤,煤炉年耗煤曾高达100多万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上海民用煤供应曾一度紧张,“煤炉子”与“米袋子”“菜篮子”一起,成为当时市政府关注的“黑、白、绿”三大工程。为解燃“煤”之急,6家市属煤球厂千方百计从产煤区调煤进沪,确保100万只煤炉不断炊。 申城生活燃料“煤运高照”,其中也有难言之隐,如运煤上门便是件难干的差事,令许多人望而却步。于是,一些煤饼工场推出送货上门服务,运煤饼的平板车便穿梭于街头,一路撒下些微黑色的屑粒与履迹。那一段家家户户与煤相伴的日子,给这座城市留下黑白照片般的灰色记忆,四处弥漫的煤烟污浊空气,灰蒙蒙的天也带来灰色心情。 洗去那一层煤灰色,申城便多一分清澈,生活多几重色彩。于是,煤球炉、运煤板车、煤饼渐次隐退,这一次次的告别预示着上海百姓生活悄然生变,申城上空蓝天白云便渐渐增多。从1994年开始,上海就进入告别煤炉倒计时,当年有160万居民挥别煤饼,城市煤气化列为发展重点。1997年起,申城每年削减生活用煤量17万吨;2000年,沪上最后一家煤制品生产企业上海第九煤球厂转产改制,煤炉时代告终;2005年,中心城区基本成为无燃煤区…… 由盛及衰,“煤运”在沪终结,生活燃料转而“气壮如牛”。瓶装煤气、管道煤气和管道天然气登堂入室,不仅提高了热能利用率,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百姓厨房变整洁了。到2010年世博会举办时,上海将基本形成以天然气为主的燃气体系,市民家庭彻底与煤绝缘。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