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解之谜:为什么只有七个国家赢得过世界杯
世界杯冠军榜有些奇怪的现象。首先,对于一项已经举办了十八届的赛事来说,冠军榜上只有七个名字显得太短了。巴西队已五次捧杯,意大利队四次,德国队三次,乌拉圭和阿根廷各两次,英格兰和法国则各一次。
与此相对,十三届欧洲杯就已经有了九支不同的夺冠球队。或许有人会说早期的欧洲杯直到半决赛前采用的是主客场制淘汰赛,参赛各队通常不像对待世界杯那般认真。但即使在过去二十年里,也有像丹麦和希腊这样的(黑马)球队曾夺得冠军。
不过,在这样一项四年一次、每次持续一个月的赛事中,黑马是可以期待的。英国比赛分析的先驱者查尔斯·瑞普在其未发表的1973年著作《联赛冠军赢球和随机效应》中,就这一话题的一些详情进行了探讨。
“足球随机效应的机制是这样的:在任何系列赛中,一支球队(表现出)的实力完全屈从于前三场比赛的运道,在此阶段各球队表现出来的水平差距并不是十分明显;而若踢的比赛少于十二场,一支球队是无法如实表现出来其实力的”,他如是写道。“球队的‘实力’包括球员的个人水平,还有球队战术的有效程度。”
你可以质疑他提出的“十二场比赛论”。事实上,牛津大学万灵学院的数学家詹姆斯·沃恩斯利,估测出一个赛季需要长达五年,运气因素被排除才能成为一种合理预期。但很少人会说世界杯七场比赛的长度足以确定世界的最好球队。只要看看一个赛季进行到第七场时的联赛排行榜,你就知道这根本不可能。
世界杯甚至本身就不是确定世界最好球队的赛事。如果是的话,预选赛就不会按地域划分来进行,而决赛阶段也会采用无淘汰赛的长时间联赛机制。有淘汰赛就总有运气闪光的成分。举个例子,这就是为什么英格兰的支持者们过去44年中都会罗列一些看似可信的理由——1970年戈登·班克斯因食物中毒缺席,1982年凯文·基冈错失头球(破门的机会),1986年迭戈·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还有1990、1998和2006年三次点球决战失利。
多少世界杯的赢家是当时赛事中绝对的最好球队呢?四年前的意大利队当然不是。1954年的匈牙利队、1974年的荷兰队和1982年的巴西队通常被认为是漂亮的失败者,而在过去40年中,只有2002年的巴西队、1990年的西德队和1970年的巴西队真正可以说是在赛事中所向披靡。
尽管如此,上位的还是同样的七支冠军队伍。看下这回博*彩*公司的赔率,最热门的八支球队中有六支曾经捧杯,乌拉圭是唯一未被看好的冠军球队。两届亚军荷兰队,以及过往表现一直未如理想的西班牙队,这次都跻身夺冠热门的行列。
在《足球经济学》一书中,西蒙·库伯和史蒂芬·西曼斯基展示了一国足球成就同(该国)人口、人均收入以及足球经验这组因素的关联程度。乌拉圭经验再丰富,也已无法抵消其在人口方面的劣势。其他六个国家皆是有着广大人口、(丰富)足球经验和相对较高人均收入(不过作者的数据显示巴西的表现明显地超越了收入水平的范畴,兴许是因为该国对待足球太认真了)。他们提出美国、土耳其和中国这样的国家最终会位居世界精英之列,尽管这三国里边只有美国进入了本届世界杯。
再者是主场优势。在七支夺得过世界杯的队伍中,只有巴西队从未在家门口举起过奖杯。实际上,剔除东道主夺冠的次数,冠军榜上就剩下五支队伍了:巴西(5次)、意大利(3次)、德国(2次)、乌拉圭和阿根廷(各1次)。如果把美洲视为一个整体的话,只有巴西队曾在本大洲之外夺冠,分别是1958年在瑞典和2002年在日本。
“你得明白,说到世界杯,在有卫星*电视之前和之后是两样的”,1966年阿根廷队长安东尼奥·拉廷说道,当时英格兰以东道主身份捧得奖杯。“在有卫星之前东道主往往成绩不错,因为国际足联赚钱的唯一途径就是销售门票。我记得66年的时候球场内没有一条广告。因而东道国球队必须得有好成绩。有了卫星后他们可以通过电视转播赚钱,东道主的成绩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或许局外者杀入冠军榜的最大机会就是主场作战(乌拉圭、英格兰、阿根廷和法国第一次捧杯都是在其国内),主场支持可以带来额外的动力,但主场优势正在缩减。许多人提出非洲举行的世界杯可能诞生一个非洲赢家,但鉴于非洲足球在过去二十年的停滞不前,以及该洲多数参加世界杯的球队在一月份安哥拉举行的非洲国家杯上的惨淡表现,这看来不大可能。
不过,倒是有11支不同的球队进入过世界杯决赛,24支球队曾进入半决赛(外推到通过小组赛决定前四名而没有进行半决赛的情况)。既然丹麦和希腊可以在欧洲杯登顶,这17队中的一支进入前四再连赢两场就真的那么难?
正如2006年世界杯所示,赛事并非不会诞生令人意外的赢家;只是当他们(意大利)爆冷夺冠时,人们早已不把他们当做黑马看待了。或许以往曾经捧杯的确会带来额外的信心,但坦率地说,世界杯需要的正是一位新科冠军。西班牙队或是荷兰队在南非加入冠军榜不会是太大的奇闻,但某些形势下也可能会冒出黑马——或许是加纳,塞尔维亚,葡萄牙,或智利。世界杯时间太短,足球的不可预见性太大,都使得这七国(对冠军)的垄断地位难以持续太久。
与此相对,十三届欧洲杯就已经有了九支不同的夺冠球队。或许有人会说早期的欧洲杯直到半决赛前采用的是主客场制淘汰赛,参赛各队通常不像对待世界杯那般认真。但即使在过去二十年里,也有像丹麦和希腊这样的(黑马)球队曾夺得冠军。
不过,在这样一项四年一次、每次持续一个月的赛事中,黑马是可以期待的。英国比赛分析的先驱者查尔斯·瑞普在其未发表的1973年著作《联赛冠军赢球和随机效应》中,就这一话题的一些详情进行了探讨。
“足球随机效应的机制是这样的:在任何系列赛中,一支球队(表现出)的实力完全屈从于前三场比赛的运道,在此阶段各球队表现出来的水平差距并不是十分明显;而若踢的比赛少于十二场,一支球队是无法如实表现出来其实力的”,他如是写道。“球队的‘实力’包括球员的个人水平,还有球队战术的有效程度。”
你可以质疑他提出的“十二场比赛论”。事实上,牛津大学万灵学院的数学家詹姆斯·沃恩斯利,估测出一个赛季需要长达五年,运气因素被排除才能成为一种合理预期。但很少人会说世界杯七场比赛的长度足以确定世界的最好球队。只要看看一个赛季进行到第七场时的联赛排行榜,你就知道这根本不可能。
世界杯甚至本身就不是确定世界最好球队的赛事。如果是的话,预选赛就不会按地域划分来进行,而决赛阶段也会采用无淘汰赛的长时间联赛机制。有淘汰赛就总有运气闪光的成分。举个例子,这就是为什么英格兰的支持者们过去44年中都会罗列一些看似可信的理由——1970年戈登·班克斯因食物中毒缺席,1982年凯文·基冈错失头球(破门的机会),1986年迭戈·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还有1990、1998和2006年三次点球决战失利。
多少世界杯的赢家是当时赛事中绝对的最好球队呢?四年前的意大利队当然不是。1954年的匈牙利队、1974年的荷兰队和1982年的巴西队通常被认为是漂亮的失败者,而在过去40年中,只有2002年的巴西队、1990年的西德队和1970年的巴西队真正可以说是在赛事中所向披靡。
尽管如此,上位的还是同样的七支冠军队伍。看下这回博*彩*公司的赔率,最热门的八支球队中有六支曾经捧杯,乌拉圭是唯一未被看好的冠军球队。两届亚军荷兰队,以及过往表现一直未如理想的西班牙队,这次都跻身夺冠热门的行列。
在《足球经济学》一书中,西蒙·库伯和史蒂芬·西曼斯基展示了一国足球成就同(该国)人口、人均收入以及足球经验这组因素的关联程度。乌拉圭经验再丰富,也已无法抵消其在人口方面的劣势。其他六个国家皆是有着广大人口、(丰富)足球经验和相对较高人均收入(不过作者的数据显示巴西的表现明显地超越了收入水平的范畴,兴许是因为该国对待足球太认真了)。他们提出美国、土耳其和中国这样的国家最终会位居世界精英之列,尽管这三国里边只有美国进入了本届世界杯。
再者是主场优势。在七支夺得过世界杯的队伍中,只有巴西队从未在家门口举起过奖杯。实际上,剔除东道主夺冠的次数,冠军榜上就剩下五支队伍了:巴西(5次)、意大利(3次)、德国(2次)、乌拉圭和阿根廷(各1次)。如果把美洲视为一个整体的话,只有巴西队曾在本大洲之外夺冠,分别是1958年在瑞典和2002年在日本。
“你得明白,说到世界杯,在有卫星*电视之前和之后是两样的”,1966年阿根廷队长安东尼奥·拉廷说道,当时英格兰以东道主身份捧得奖杯。“在有卫星之前东道主往往成绩不错,因为国际足联赚钱的唯一途径就是销售门票。我记得66年的时候球场内没有一条广告。因而东道国球队必须得有好成绩。有了卫星后他们可以通过电视转播赚钱,东道主的成绩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或许局外者杀入冠军榜的最大机会就是主场作战(乌拉圭、英格兰、阿根廷和法国第一次捧杯都是在其国内),主场支持可以带来额外的动力,但主场优势正在缩减。许多人提出非洲举行的世界杯可能诞生一个非洲赢家,但鉴于非洲足球在过去二十年的停滞不前,以及该洲多数参加世界杯的球队在一月份安哥拉举行的非洲国家杯上的惨淡表现,这看来不大可能。
不过,倒是有11支不同的球队进入过世界杯决赛,24支球队曾进入半决赛(外推到通过小组赛决定前四名而没有进行半决赛的情况)。既然丹麦和希腊可以在欧洲杯登顶,这17队中的一支进入前四再连赢两场就真的那么难?
正如2006年世界杯所示,赛事并非不会诞生令人意外的赢家;只是当他们(意大利)爆冷夺冠时,人们早已不把他们当做黑马看待了。或许以往曾经捧杯的确会带来额外的信心,但坦率地说,世界杯需要的正是一位新科冠军。西班牙队或是荷兰队在南非加入冠军榜不会是太大的奇闻,但某些形势下也可能会冒出黑马——或许是加纳,塞尔维亚,葡萄牙,或智利。世界杯时间太短,足球的不可预见性太大,都使得这七国(对冠军)的垄断地位难以持续太久。